排期/Schedule
上海:2022年03月04-05日;2022年08月05-06日
北京:2022年06月10-11日;2022年12月16-17日
深圳:2022年05月20-21日;2022年09月16-17日
广州:2022年08月19-20日;2022年12月23-24日
成都:2022年04月22-23日;2022年09月23-24日
培训议程/Agenda
Ø 08:30-08:55 签到 Register | Ø 12:00-13:00 午餐 Luncheon |
Ø 09:00-10:30 培训 Training | Ø 13:00-15:30 培训 Training |
Ø 10:30-10:40 茶歇 Coffee Break | Ø 15:30-15:45 茶歇 Coffee Break |
Ø 10:40-12:00 培训 Training | Ø 15:45-16:30 结束Training end |
概述/Overview
课程背景:
打破组织的壁垒,实现跨部门沟通,是每个组织的美好的愿望。影响跨部门沟通的首要因素当然是:企业的文化(文化是否鼓励员工站在高于部门的利益的基础上,考虑公司全局的利益,从而乐于配合);其次是:组织的业务流程(流程是否科学合理)。这两个方面也是任何公司着力完善的方面。
如果前面两个方面相对完善,是否就能实现组织间无障碍的合作了呢?答案是:不能!影响跨部门沟通的还有“微循环”——员工个人的因素。同样的组织背景下,员工发挥的影响力是不同的,所以创造的绩效也就大不相同!
课程目标:
1.掌握换位思考,相互赏识的沟通技巧;
2.如何将职能部门的目标有效地整合在组织目标之下;
3.了解高效沟通的原理,尤其是跨部门沟通的重要价值;
4.从跨部门沟通的难点出发,从人的心理特点的角度出发,理解沟通的本质特征;
5.突破本位主义,树立共同目标,有效化解和处理部门间的冲突,降低企业内耗,提高企业内部的执行力。
课程特性:
专业性——课程理论导师柳东秀先生是国际心理学家、韩国顶级团体咨询和治疗督导级,四十余年间领衔为多家世界五百强企业提供教练及咨询服务,曾为上千家企业和组织做过培训咨询指导,具备极为丰富的实操经验和深厚的理论功底。
领先性——课程体系在吸纳西方经典模式基础上,立足于东方人性观及企业文化,融入了中国传统道家及儒家思想文化,获得了三星、LG、现代汽车等五百强企业的一致认可。
授课方式:
角色扮演+示范观摩+分析讨论+精辟讲解+现场训练+案例研析+回顾点评+综合整理
活动纲要/Outline
一、跨部门沟通与协作的准备 1.跨部门协作场景聚焦 l 沟通协作频率 l 协作周期时长 l 协作场景不一样,关注的焦点有差别 练习:定义目前协作是哪个象限,聚焦场景,针对解决 2.挖掘跨部门沟通协作的障碍点 视频案例导入:在日常跨部门合作中的典型案例和挑战点 (沟通方式单一、说服中缺乏专业性、说服过程中缺乏客户思维、跨部门合作中缺乏系统思考……) 案例总结:跨部门沟通的特点-承担共同责任、没有职位权力、需要共享愿景 案例:组织中常见的五大协同困境(主观和客观) l 视角差别 l 短期思考 l 画地为牢 l 部门至上 分享:跨部门沟通三难点
二、跨部门沟通关键技能 1、跨部门沟通的原则 l 信任是基础,事实道理第二 l 主动--跨部门沟通的第一要义 2、沟通前信息的准备 l 沟通前准备九宫格(目标,障碍点,关键决策人) l 关键人矩阵(参与度,利益相关度) l 因目标差别选择沟通方式(面对面,邮件,微信) 3、沟通基础 l 独白与对话 l 立场的转变:从独白的“我”到对话的“你” l 事实指向和关系指向 4、倾听事实和意图 l 倾听的要领:听事实及意图 l 确认对方意图的示例、练习 l 确认对方意图的的三种技巧 有效倾听的方法: 准备、站在对方的立场、包容的态度,先听后答,先理解对方再表达自己。
| 5、因人而异的沟通 工具:五种典型的人际风格 l 与活泼型的沟通 l 与掌控性沟通 l 与和平型沟通 l 与完美型沟通 案例: 五种典型性格特征的典型人物 演练:如何与较难沟通的人沟通? 分享:有关系没关系、部门经理要储存感情帐户 6、同理共情,增加信任关系! 研讨:在与其他部门产生冲突时,为什么常常认为是其他部门的错? 如何了解他心目中的你? 交流:部门之间如何构建信任关系? 如何取得别人的信任 l 学会赞美 l 真诚帮助 l 信守承诺 l 态度诚恳 7、直面冲突,求同存异,追求共赢局面! 跨部门之间产生冲突的原因有: l 冲突的原由之一:个体差异 l 冲突的原由之二:信息缺失 l 冲突的原由之三:职责不同 l 冲突的原由之四:资源紧缺
三、维护协作长期进行-应用实践 1.案例:跨部门沟通问题的解决方案 跨部门合作的六大检查要素:1.成效 2.益处 3.障碍 4.资源 5.方法 6.评估 2.不断提升自己的协作思维 (换位思考,反省思维) 3.象总经理一样思考(上帝视角) 4.及时反馈项目协作成果(baby视角) 5.跨部门协作工具运用 甘特图 6.外部力量支持 舆论支持(微信,公众邮件) 私人关系建立
总结回顾 |